■汉语言文学(师范)
一、专业概况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创办的淮阴师专中文系,是学校发展的主要贡献者与见证者。周本淳、于北山、萧兵等著名学者曾长期耕耘于此,形成了厚重朴实的学术底蕴和严谨细致的育人传统。60年来,本专业始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博大的人文精神、良好的学风、创新的机制、一流的师资、丰硕的教科研成果,在省内外享有较好的声誉。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1名,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3人,硕士生导师(外校兼任)7人,博士学位占比达85%。
二、专业定位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适应新时代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扎根苏北、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秉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先进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中学语文教育事业,具有高尚师德与健全人格、扎实学科知识与科学素养、突出的专业技能、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国际化视野,能够在中学、教育机构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语文教学、研究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专业建设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在专业建设方面硕果累累。自2006年开始,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重点专业、品牌专业。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其所依托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在此基础上发展的“中国语言文学与区域文化”方向为校重点优势学科培育点。2018年11月,本专业作为江苏省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打样”专业,率先接受并完成中学教育专业认证,对全省师范专业认证全面开展产生“示范”效应。本专业入选“江苏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入围校友会2023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行列,综合实力居全国同层次高校前列。
四、人才培养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近三年,本专业学生获省级以上基本功大赛奖17项;获全国大学生作文竞赛等获奖100余项;获“国家奖学金”3人、“国家励志奖学金”104人;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1支、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1个,获“全国百强学生社团”1支、省“先进班集体”1个、省“三好学生”2人、省“优秀学生干部”4人;市“十佳优秀青年志愿者”1人。平均每年就业率97%以上,高质量就业率达70%以上(考研究生、考公务员、考事业编等),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社会适应性强,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近三年,本专业招生人数逐年增长,录取最低分以较大幅度高于省控线的态势,录取分数线优于同类院校。
■汉语言文学(非师范)
一、专业概况
为适应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和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强势发展的新形势与新需求,从2014年开始,本专业以文化创意为主要方向进行人才培养,目前在校生近200人。本专业依托江苏省品牌专业和江苏省高校哲社重点研究基地“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渠道不断拓展。经过多年办学实践,深底蕴、重实践的办学特色越发鲜明。
二、专业定位
汉语言文学(文化创意)专业,是在传统中文专业基础上,直面国家振兴文化产业需要和社会对文化创意人才迫切需求而设立的新型文科专业,是充满活力,又独具特色的专业。本专业坚持“重基础、讲实效、高素质、复合型”的建设思路,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意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文化创意人才。
三、专业建设
本专业构建了“文创结合,突出实践”的专业建设与发展模式:一是“文创结合,凸显应用”的人才培养机制;二是“多维立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一体两翼”的专业课程体系(一体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两翼是创意写作与文化产业专业课程)。通过专业特色定位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最终实现“一文双能”(一文是具备较为深厚的人文修养,“双能”是优秀的创意写作能力和文化产业实践与管理能力)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除了开设中文所有基础课程外,还开设创意写作、文化创意产业概论、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市场营销学、中国工艺美术史、文化创意案例赏析、影视改编与文化创意、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赏析、文学电影与视觉传播、中国茶文化与茶文学、电脑图文设计、摄影摄像基础、新媒体设计、视频短片制作、展示设计案例赏析等特色课程。
四、人才培养
本专业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突出应用型特征与实践性特色,努力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具有较强创意写作能力、文化创意能力、文化产业管理能力,能在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以及行政机关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创意、创意写作、文案策划、文化管理、文化教育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本专业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终身发展能力培养。具有设备齐全的文创综合实验室,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创实习实训活动,注重校企合作,构建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力促产教研融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学生在“挑战杯”全国竞赛、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与省级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多项。每年都有不少学生考入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如美国波士顿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等;如复旦大学、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深圳大学等。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研究生、公务员、事业编制考取率位于学校前列。毕业生就业前景好,发展潜力大。
■汉语国际教育
一、专业概况
淮阴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前身为对外汉语专业,200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0年开始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名称招生,目前在校生100多人。2013年以“优秀”等第通过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设专业评估,2019年获批校一流本科专业,2021年获批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现为长三角汉语国际教育卓越人才联盟盟员。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共有教师1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博士11人。有江苏省汉语国际推广储备师资4人、苏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2人、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考官1人。多位教师具备丰富的对外汉语教学经验,长期从事留学生教学工作,并具有远赴美、英、泰、新、港台等境外研修或汉语教学交流经历。
二、专业特色
本专业在我校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地方应用型大学以及中华语言文化“走世界”的新形势新要求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国际化办学为目标,突出“中文+”专业特色,打造“中文+”品牌项目。本专业与同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合作建立人才孵化基地、实习实践基地,并与海外学校合作开展中文教学的实践项目,让本专业的学生有机会走进名校、走向世界。
三、人才培养
本专业以培养“三型一化”人才为目标,即“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以考研和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选拔为抓手,注重学风建设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成效显著,硕果累累。近五年来,在全国“汉语 ”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技能大赛、“中学西渐杯”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综合技能大赛斩获一等奖、二等奖多项。从2013年第一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开始,本专业已有一百余名学生成功考取研究生,年均考研率近30%,其中大部分被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等985、211高校录取,这些毕业生大多具有在海外从事中文教学工作的经历,足迹遍布韩、泰、柬、菲、匈、英国、意大利、爱尔兰、秘鲁等国,2013年起本专业共有40余名学生顺利通过教育部语合中心的选拔,赴海外担任中文教师志愿者,志愿者的派出率在全省名列前茅。本专业毕业生升学(含出国)率近几年来稳居全校各专业前列。
■秘书学
一、专业概况
淮阴师范学院秘书学专业前身为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方向)专业,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3年增设汉语言文学(涉外高级文秘方向),正式招收“专接本”学生;2014年两个方向合并为秘书学专业进行招生。201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专业增列核准,通过新专业评估。本专业师资雄厚,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博士5人,45岁以下博士占比100%;双师型教师5人。多位教师长期从事秘书学专业教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有赴国内著名高校博士后进修或研学经历。
二、专业定位
本专业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突出应用型特征与实践性特色,努力培养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的应用复合型高素质秘书类专门人才。强化校企合作,构建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力促产教融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精神。
三、专业建设
本专业坚持 obe 教育理念,加强专业模块建设,完善校内外结合的动态评估体系,积极有序地推进教学团队、实践基地、课程教材等重要环节的建设与改革。近年来从国内著名高校引进优秀青年人才多人,鼓励专业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访学,进入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形成了一支理论功底扎实、行业经验丰富、实践能力突出的教学团队。建成文秘综合实训室和学生技能训练室。通过联合校内行政部门、社会教育单位、文化企业,共建共享多个校企实习基地。秘书专业教师编著的教材《写作理论与写作训练》被评为“十三五”规划教材。
四、人才培养
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力促人才培养:一是积极构建“平台 模块”课程体系;二是着力构建学生主体的互动型教学模式;三是努力构建“三位一体”多方协同培养机制。2016年以来,获全国商务秘书职业技能大赛本科组团体特等奖一次、团体一等奖六次,多位同学获全国商务秘书职业技能大赛“十佳秘书”荣誉称号。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公务员、研究生、事业单位、国企等)人数占比近50%。